1、库克推动苹果智能进入中国市场
苹果公司(Apple)CEO库克10月18日现身上海,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进行的对话中透露,苹果公司正在努力推动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进入中国市场。库克表示,AI会带来积极作用,他并不担心电脑像人一样思考,反而更担心人像电脑这样思考。如果人没有创新、没有激情,就像电脑一样冷冰冰的,这才让人更担心。
相关:苹果公司CEO库克10月13日晚突然出现在Apple Store旗舰店抖音直播间,与中国网友打招呼,并和其他员工一起完成了他面向中国消费者的首场直播带货。库克还在直播中宣布:iPhone Air将在中国正式发售,10月17日开始接受预订。他随后拿出一台iPhone Air进行展示,并对网友表示,“非常轻,好像能飞走。”
2、ChatGPT欧洲付费用户增长停滞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在最新研报中称,ChatGPT在欧洲市场的消费者支出自今年5月以来几乎陷入停滞。尽管OpenAI此前宣布,ChatGPT每周活跃用户已突破8亿人,但德银指出,其付费用户增长明显放缓,收入增长与Spotify、Netflix等流媒体平台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研报称,在OpenAI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接近Netflix市值的背景下,其收入规模和付费订阅用户数量却远远落后。这揭示了AI产业当前面临的核心矛盾——技术影响力与商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巨大鸿沟。
相关:前所未有的融资推动包括OpenAI和xAI在内的10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在过去一年里合计增值近1万亿美元,这一前所未有的涨幅加剧了外界对私募市场泡沫膨胀、并可能波及更广泛经济的担忧。过去一年间,OpenAI、Anthropic和马斯克的xAI估值屡次被上调,投资者竞相押注这些年轻的AI公司。与此同时,开发AI应用程序的较小企业也迅速崛起,而包括Databricks在内的成熟初创公司因拥抱这项技术而股价飙升。
3、甲骨文新任CEO为扩张计划辩护
甲骨文(Oracle)两位新任联席首席执行官为公司大规模数据中心扩张计划辩护,称这一举措将构建完整的AI生态体系,为企业提供可落地的人工智能服务。尽管外界担忧AI泡沫及财务压力,甲骨文上月披露截至8月31日季度新增合同额3170亿美元,其中3000亿美元来自与OpenAI的五年合作,股价一度飙升逾40%。但穆迪警告称,该合作令公司资产负债表承压,而OpenAI预计2029年前仍无法盈利。
相关:芯片设计商超微半导体公司(AMD)宣布与甲骨文达成合作,AMD将在后者的数据中心部署约5万颗最新AI芯片MI450,标志着双方在人工智能算力领域的深度绑定。根据计划,自2025年第三季度起,AMD将在甲骨文旗下数据中心投用这一集群,总算力相当于200兆瓦电力负荷。双方表示,合作将在2027年后进一步扩展。
4、AIP财团收购Aligned数据中心
由贝莱德、英伟达和微软等企业组成的财团AIP(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frastructure Partnership)将以约4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ligned Data Centers,旨在拓展下一代云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Aligned的数据中心组合包含50个园区,以及超过5吉瓦的运营中与规划中算力容量(包括在建资产),这些资产主要分布在美国各地及拉丁美洲。AIP由贝莱德、MGX、微软和英伟达于2024年9月创建,旨在加速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科威特投资局、xAI和淡马锡也加入进来。
相关:电气巨头ABB集团将与英伟达(NVIDIA)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ABB集团表示,该公司将专注于开发高效、可扩展的电力输送解决方案,以满足未来AI工作负载的需求。相关研发项目将支持英伟达计划推出的800VDC供电架构,该架构适用于1兆瓦级服务器机柜,能够以更快速且能耗更低的方式传输电力。
5、日立在输配电设备领域新招1.5万人
日立制作所(Hitachi)截至2027年将在输配电设备领域新增招聘1.5万人。将在欧美和印度等全球建立开发和生产体制。由于大量消耗电力的人工智能(AI)用数据中心的增加,全球输配电能力出现缺口。日立将支撑电力基础设施的增强,以推动AI的普及。高效输电和电网稳定所不可缺少的输配电设备包括转换电压的变压器和用于控制输配电网络的开关装置等。日立是输配电设备的世界级大型企业。日立到2027年将把涉足输配电设备的旗下企业日立Energy的员工人数增至6万5000人。
相关:投身人工智能(AI)竞赛的科技公司需要电力,而且是大量的电力。它们不打算坐等老旧的美国电网跟上步伐。在西得克萨斯,OpenAI和甲骨文公司耗资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Stargate)项目正在建设一座天然气发电厂。马斯克麾下xAI正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建设的巨型数据中心都在使用燃气轮机。Equinix在全美的十几家数据中心正在使用燃料电池供电。随着争夺AI主导权的竞赛以惊人速度推进,“自带电力”热潮成为科技公司破解接入电网僵局的权宜之计。
6、闻泰科技半导体资产被荷兰冻结
闻泰科技(Wingtech)公告,荷兰政府9月30日发出指令,要求冻结闻泰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Nexperia)对资产、知识产权等进行调整,为期一年。与此同时,安世半导体部分外籍高管要求闻泰科技转让安世半导体股权,要求暂停闻泰科技委派的CEO职务。荷兰企业法院即时生效了几项紧急措施,包括暂停张学政作为CEO的职务和职权。安世半导体2024年收入规模约147亿人民币。
相关:安世半导体首席财务官Stefan Tilger将担任临时首席执行官,Achim Kempe将继续担任首席运营官。公司官网显示,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生产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安世半导体表示正积极与中国有关部门沟通,争取获得豁免。安世半导体正与所有相关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密切沟通,以减轻该措施的影响。
7、摩根大通100亿美元投资美国公司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将入股多家公司,总投资最高100亿美元,旨在为其认定的对美国安全至关重要领域的增长提供资金支持。此举被视为大型企业接纳特朗普的“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政策的最新迹象。这些投资计划属于摩根大通宣布的一项更广泛的10年期倡议的一部分,其计划通过该倡议为所谓的关键行业提供便利与融资,总额达1.5万亿美元。相关:美国几家最大银行的掌门人宣称,经济稳健,美国消费者状况良好,而且近几个月来他们没有看到太大变化。然而,他们的语气中仍流露出对前景的不安。受交易撮合活动大幅增加、企业支出以及稳健的消费者活动提振,包括摩根大通、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和高盛(Goldman Sachs)在内等银行公布的第三财季利润和收入均超出分析师预期。企业高管信心的增强、消费者债务的低拖欠率以及股市上涨,都帮助这些银行创造了利润。
8、强生计划剥离骨科业务
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宣布计划剥离其骨科业务,以提升各公司的战略与运营聚焦度,并为股东创造价值。该交易将成立一家以DePuy Synthes之名独立运营的骨科业务公司。拆分完成后,强生将聚焦六个关键增长领域,即肿瘤学、免疫学、神经科学、心血管、外科和视力。骨科部门2024年的销售额约为92亿美元,占强生总收入的约10%。
相关:强生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季度销售额为239.9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24.71亿美元,同比增长6.8%。季度净利润51.5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6.94亿美元,同比增长91.2%。调整后的净利润68.0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8.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创新制药业务销售额155.63亿美元,同比增长6.8%。医疗器械业务销售额84.3亿美元,同比增长6.8%。
9、雀巢计划未来两年裁员1.6万人
雀巢公司(Nestle Group)计划在未来两年裁员1.6万人,同时提高成本节约目标。这一消息是在该公司新任CEO菲利普·纳夫拉蒂尔(Philipp Navratil)上任以来首次发布财报时宣布的。雀巢将其到2027年的成本节约目标从之前的25亿瑞士法郎上调至30亿瑞士法郎。雀巢网站显示,该公司拥有约27.7万名员工。该公司表示,计划裁减的职位中有1.2万个是白领职位。相关:雀巢集团公布2025年前9个月的销售额达到658.7亿瑞士法郎,有机增长率加速至3.3%。
10、星巴克评估中国业务竞标方提议
星巴克(Starbucks)正在评估五个竞标方对其中国业务的有关提议,该公司正寻求合作伙伴,以应对中国竞争激烈的咖啡市场格局。星巴克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我们收到了多家优质合作伙伴的浓厚兴趣,他们都和我们一样,对星巴克在中国的长期增长潜力充满信心。”据悉,五个竞购方已递交初步出价,星巴克正对各方案进行评估。公司预计这笔交易的整体价值超过100亿美元,其中包括品牌使用费、潜在合作方的前期投资及星巴克在中国业务中的保留股份。
相关:星巴克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全国拥有超过7700家门店。星巴克将中国视为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但正面临来自本土品牌的激烈挑战。瑞幸咖啡等本地连锁迅速扩张,依靠低价策略和便捷性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迫使星巴克加快数字化布局与产品创新。
内容提供:美通社全球企业动态
责任编辑:Dylan Sun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Khmer Times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