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万纳瑞·孙:中国民营企业近年来以更加开放的合作姿态、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持续把优质产品与高效服务推向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把柬埔寨作为中企出海和产业转移的新坐标,这股“出海力量”与柬埔寨本国的产业承接需求、政策窗口和通道能力高度耦合:RCEP 规则红利加新投资法激励,叠加深水港+高速路网+SEZ的“全球贸易通路——基础设施载体——产业政策”的招商引资三件套,正在把柬埔寨锚定为“中国+1”的重要产业升级极。
柬埔寨成中企出海和产业转移的新坐标
2024 年柬埔寨对 RCEP 成员贸易额达 345.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7%,而中国继续稳居柬埔寨的最大投资来源国。2024 年占比近50%,2025 年前 7 个月中资到位约 36 亿美元,为制造与配套服务转移提供了现实底座。
一、优质新品丰富全球货架:从欧洲到中东,也为“柬埔寨制造业升级”提供示范样板
在阿联酋,中国品牌蔚来汽车通过换电站提供 3 分钟左右的无人值守电池更换体验。这一计划并将在 2025 年底前进入 25 个海外国家和地区;领克为欧洲推出续航 200+公里、支持直流快充的新混动车型;从传统制造到跨境电商,中国民企正在以定制化开发与灵活生产满足全球多区域市场需求;
中国长三角企业以“又好又快”的交付理念优化供应链,实现高质量+提前交付的“急单”突破,带动 2024 年出口额约 20% 增长。
柬埔寨承接位:EV 与轻工到机电的“结构跃迁”
政策与税惠:柬埔寨 2024–2030 国家电动车政策已经发布,对纯电整车、充换电、锂电/电池回收、零部件与本地装配明确税费与金融激励,叠加 QIP(合格投资项目)可享3–15年企业所得税免税期等,适合换电/充电网络与零部件本地化先行落地。
通道与成本:金边——西哈努克高速把“首都制造——深水港”的时空距离从 6–7 小时压缩到约 2 小时;金边——巴域高速在建,将直连越南及 RCEP 供应链走廊,利于EV 零部件跨境协同与短链交付。
工业园区/经济特区与外向型:西港经开区(SSEZ)已引入 200+ 企业、带动全国 SEZ 出口的显著提升,是装配+轻机电进阶的优选载体;全柬16个SEZ、431 家企业、18.37 万就业形成了规模化的承接基础。
二、科技创新贡献中国智慧:把“极致效率”迁移到柬埔寨的分布式供应链
中国铜陵“天海流体”通过数字化检测装配线、自动化浸塑等,把效率提升和质量一致性做到极致,并持续推出超大口径蝶阀/高性能控制阀;华兴车辆以轻量化技术把单轴从 350kg降到285kg,半挂车年产由2023年的 6000增至2024年的增至1 万、并拟于2025年冲刺 1.3 万的新目标;皖南中鼎股份结合新能源电池安全要求,用金属材质密封件替代传统塑料,提升高温工况安全性。
仅2025 年前 2 个月,中国民企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达 900亿美元、占比 49.3%。
柬埔寨承接位:从“劳动密集”走向“技术含量递进”的三步走
步骤A: 现有优势行业(服装、箱包、自行车零件、农产加工)导入质量管理+自动化工站,用设备——工艺——品控三位一体提升议价力;
步骤B: 以 SSEZ 等园区引入阀泵、小电机、线束、连接器、模具等轻机电分工,借助合格投资项目的税惠与港口、高速的时效性,形成区域补链优势;
步骤C: 围绕EV 及其生态(电池包外壳、热管理零部件、非危险化学辅料、充电模块壳体等)推进可本地化的中低安全等级部件,再逐步向高一致性密封/热管理件攀升。
这一路径的可行性来自柬埔寨规则与通道的“组合拳”:RCEP规模化通关便利、新投资法+细则明晰税惠边界,深水港 100 万 TEU(「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代表二十呎当量单位,具体老孙也不懂)能力与新集装箱码头扩容已经在发展先进的路上。
三、“全球合伙人”携手拓市场:把跨国协同搬到柬埔寨的“第二总部”
阳光电源在英国签署 4.4GWh 储能项目,在智利与Atlas RE合作缓解北部限电,在阿曼拿下 320MW 绿氢项目份额,全球团队与伙伴遍布多地;国轩高科在斯洛伐克落地大型投资并与大众形成股权+联合电芯研发的“全球合伙人”;蔚来汽车与巴斯夫涂料在色彩设计与数字化解决方案上联合创新;其与日本大金的长期联合开发实践,验证了中企——跨国企业“联合研发——共塑标准———共拓市场”的新范式。
柬埔寨承接位:把“联合开发——在地配套——区域辐射”落到三个场景
场景 1:金边研发与区域售后中心——面向东盟与南亚的语种和市场适配、认证测试、轻改型工程结合售后工程师的培育;
场景 2:西港制造与跨境合规——依托深水港与适配的扩容项目,建设区域配件库+集拼中心,对接RCEP 原产地规则以降低综合税负;
场景 3:边境经济带联动——待金边至巴域高速贯通后,构建“西港出海——金边分拨——巴域对接越南供应链”的双向循环,适配跨境VMI(供应商管理库存)寄售模式与48 小时交付。
四、制度与通道:为何说“现在进入柬埔寨是好时点”
投资法与细则可预期:合格投资项目三层激励(基础/附加/特别),企业所得税 3–15年免税、关税/增值税优惠与加速折旧等叠加优势,柬埔寨2024 年税务指引已经进一步明确了执行原则。
经济特区平台成熟:SSEZ 200+企业、对全国 SEZ 出口贡献度增加;全国 16 个 SEZ 已具承接中小机电链条的能力与人力供给。
港口提效与扩容:西哈努克港 2024 年吞吐量达 100 万 TEU、同比大幅提升,新集装箱码头项目推进中,匹配“以港口带产业模式”。
高速网络成型:金港高速(E4)已投运、金边——巴域在建并计划 于2026–2027 投用,构成柬埔寨港口——首都——边境的新内陆“产业走廊”。
EV 国家政策落地:对新能源车的整车、零部件、充换电与电池的税费/金融激励与本地化导向明确,是电驱动链条进入柬埔寨的政策支点。
中资持续活跃:2024 年中国为最大投资来源国,2025 年前 7 个月新批/到位投资继续领跑,产业链协同优势显著。
五、给政府、园区与投资者的“落地清单”
选赛道:聚焦轻机电——EV 生态——绿色能源装备——农产深加工装备四条链,先做可本地化的“中强度工艺产品”与配套服务。
拼通道:用E4+深水港做好外向型、用金边——巴域高速做内陆跨境供应链横向大动脉,形成“海陆双向”的双轮驱动优势。
拿资质:优先申请 QIP/EQIP(合格投资项目/环境质量奖励计划),明确免税年限、设备进口与原产地规则。
找载体:SSEZ/PPSEZ 等成熟园区优先,确保供电、用工、口岸效率与海关服务的便利。
建联合:鼓励“跨国合伙人”模式在金边落地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售后服务培训,以服务先行带动部件的充分本地化。
强合规:对电池回收、危险品仓储等制定EHS 标准并同时强化回收网络,与相关政策同步升级。
做品牌:以RCEP与中柬高层互访合作包作为背书,把“柬埔寨制造”打造成面向东盟与南亚的第二总部及区域分销中心。
从阿联酋的无人换电、欧洲的混动新品、到跨境电商的“高性价比国货”,每一个中国民企出海的故事,都在说明同一个底层逻辑:新技术+好产品+快服务决定了其竞争力。
我们再把镜头拉回到柬埔寨,柬埔寨作为当前最适合产业转移的新兴市场已经具备了产业落地规则的红利、通道优势与园区载体的优势条件。下一步,就要用针对性税惠+港口与高速的强通达+SEZ 的系统化配套,让“中国+1”的产业升级战略在金边与西港真正扎根,把柬埔寨制造和工业经济水平推向更高的价值链台阶。
文:孙·索万纳瑞
责任编辑:凯杰
作者孙 • 索万纳瑞(Sovannarith Sun)为柬埔寨华裔,现为“柬埔寨产业与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顾问、特聘研究员。从事产业研究多年,曾主导参与出版某知名亚洲商业期刊。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Khmer Times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