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中国职教合作迈入新阶段

在深化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澎湃浪潮中,柬中国际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柬中培训中心”)于今日在杭州举办的“东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际合作研讨会暨中国—东盟数字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上,迎来其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时刻。在柬埔寨教育、青年与体育部常务秘书长Kim Sethany阁下的见证下,柬中培训中心与大连理工出版社(以下简称“大工社”)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大工社在柬埔寨王国境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指定的国际教材合作开发与推广单位。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柬两国在职业教育资源本土化、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柬埔寨产业升级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盛会启新篇:共筑区域职教合作高地

本次盛会于9月18日在杭州隆重召开,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相关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及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发起。会议以“深化产教融合·共筑数字未来”为主题,旨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大会规格高、参与广、影响深:

国政企学界云集:吸引了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东帝汶等东盟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高级官员、政策制定者,以及众多深耕东盟市场的中资企业代表。柬埔寨教育部常务秘书长Kim Sethany的亲自出席,凸显了柬方对深化与中国职业教育合作的殷切期望和高度重视。

中国职教力量汇聚: 超过70所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校长、国际交流负责人及学科带头人踊跃参会,涵盖了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展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丰富资源和雄厚实力。

共同体应运而生: 会议的核心成果之一是宣告“中国—东盟数字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该共同体旨在构建一个政府引导、校企主体、多方参与的跨国合作平台,通过整合中国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先进的数字技术以及东盟国家的产业需求,共同推动区域职业教育标准互认、课程共建、师资共享、人才共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签约铸基石:本土化教材开发破局“技能失业”

在大会备受瞩目的签约环节,柬中培训中心执行主任(或相应职务名称)与大连理工出版社社长(或代表)共同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

1.开创性地位:柬中培训中心被正式授权为大工社在柬埔寨的首个国际教材合作开发与推广指定单位。这一身份的确立,不仅是对中心专业能力和本土化实践的高度认可,更是填补了大工社优质教育资源系统化、规模化进入柬埔寨市场的一项空白。

2.深度合作内涵: 双方将围绕柬埔寨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其《工业发展政策2015-2025》所聚焦的领域(如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信息通信技术等),开展深层次合作:

本土化课程体系构建:共同开发、改编和翻译适配柬埔寨国情、教育体系、语言文化及产业标准的专业教材与教学资源。

标准化培训模块输出:将中国职业院校成熟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标准化培训模块和课程体系引入柬埔寨,结合本土实际进行优化。

师资赋能与认证: 合作开展针对柬埔寨本土教师的教材使用培训和教学法指导,提升其教学能力,并探索建立相关的教学能力认证体系。

资源推广与应用: 柬中培训中心将负责大工社授权教材在柬埔寨职业教育体系内的推广、应用和后续服务,确保资源有效落地。

柬埔寨教育部常务秘书长Kim Sethany在签约后表示:“优质、适用的教材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此次柬中培训中心与大连理工出版社的合作,是柬埔寨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突破。我们期待这些精心开发的本土化教材,能够切实提升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帮助青年掌握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技能,有效缓解‘技能失业’的结构性矛盾,为柬埔寨的工业化进程输送更多合格人才。”

深耕育人才:三位一体模式服务柬国产业升级

柬中国际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筹建与快速发展,并非偶然,而是中柬两国教育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其核心驱动力在于积极响应柬埔寨王国政府制定的《工业发展政策2015-2025》。该政策明确将发展制造业、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吸引外资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

为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破解柬埔寨青年群体面临的“技能与岗位不匹配”导致的失业困境,同时满足包括众多中资企业在内的在柬企业日益增长的、具备中文沟通能力和专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迫切用工需求,柬中培训中心创新性地构建了 “中文教学+职业培训+实习就业”三位一体的全链条技术技能人力资源培养模式,致力于打造成为连接中柬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坚实桥梁。

核心战略与目标:

多方共建强平台:中心由CamHR人力资源(柬埔寨)有限公司(深耕当地人力资源市场)、柬中职业教育交流协会(专注中柬职教合作)联合共建,整合了教育、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

标准化引领质量: 与中国顶尖的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建设符合国际标准、同时高度适配柬埔寨产业实际的标准化培训模块和质量保障体系。

土化课程生根: 摒弃简单“移植”,强调“本土化生根”。基于严谨的产业调研,开发真正契合柬埔寨国情、文化、语言和具体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产教融合深扎根:与柬埔寨本土优秀企业以及在柬中资龙头企业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行“订单式”培养,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规模化培养目标: 中心设定了清晰的发展目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培养效率,力争在短期内实现每年为柬埔寨稳定培养输送超过1000名具备良好中文基础、掌握实用专业技能、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优质技术技能人才。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柬埔寨国内极具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职业培训高地。

展望:强化纽带,共绘“一带一路”职教合作新图景

本次东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际合作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及中国—东盟数字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特别是中柬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搭建了机制化、高层次的交流平台。

柬中国际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与大连理工出版社的成功签约,是本次大会结出的重要硕果之一。它不仅标志着中国优质职业教育出版资源系统化进入柬埔寨市场实现了“零的突破”,更是中柬两国在教育领域深化互信、务实合作的具体体现。这一合作将直接惠及柬埔寨青年,通过提供国际标准、本土适配的优质学习资源,显著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中文教学+职业培训+实习就业”三位一体模式的深入推进,以及与更多中国职业院校、企业的合作拓展,柬中培训中心有望成为推动柬埔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中资企业在柬发展、深化中柬人文交流与经济合作的关键纽带。其成功经验,也将为中国—东盟数字产教融合共同体框架下的多边合作提供宝贵的“柬中样板”,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索职业教育合作新模式、共育发展新动能贡献积极力量。中柬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携手同行,正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书写下充满希望的篇章。

内容提供:CamHR

上一个: ezecom荣获柬埔寨首个PCI DSS v4.0.1云服务认证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Khmer Times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23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