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全球公司十大要闻 | 新能源车企10月份销量纷创新高······

1、上证指数时隔十年再上4000点

10月29日,A股市场各主要指数悉数收红。截至当日收盘,上证指数收于4016.33点,时隔十年再返4000点。深证成指涨幅1.95%,创业板指涨2.93%。此前的10月28日,上证指数盘中曾一度突破4000点大关,最高触及4010点,创下2015年8月以来的十年新高。不过,在突破4000点关口后,当天主要指数有所回落,上证指数28日最终收于3988点。今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亮眼,年初至今上证指数涨幅超过19%。

相关:美股10月份,道指累计上涨2.51%,标普500指数上涨2.27%,二者均为连续第六个月录得涨幅。纳指上涨4.70%,为连续第七个月录得涨幅。

2、英伟达市值破5万亿美元

10月29日美股英伟达(NVIDIA)收高3.05%,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该公司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是在今年7月9日。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我不认为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泡沫之中。”随着黄仁勋与诸多企业达成新的协议——从诺基亚到三星电子,再到现代汽车——公司的股价也加速上扬。英伟达目前占到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近十分之一,规模更是超过了包括印度、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相关:苹果(Apple)与微软(Microsoft)的股价10月28日上涨,推动两家公司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关口。在成为股市第二家市值达4万亿美元公司的角逐中,苹果公司和微软势均力敌。今年早些时候,随着投资者为其7月份的季度财报欢呼,微软市值曾短暂突破这一门槛。不过,这两家公司的市值仍落后于英伟达。

3、OpenAI准备估值1万亿美元IPO

OpenAI宣布已完成资本重组,正式确立“非营利组织控股营利性业务”的架构。其非营利实体现已更名为OOpenAI Foundation,在营利性子公司中持有的股权价值约1300亿美元。OpenAI同时指出,其营利性子公司现已转型为一家公益公司,名为OpenAI Group PBC。根据新架构,OpenAI基金会将持有该营利性实体26%的股份,剩余47%的股份由现任及前任员工与投资者持有。微软目前在该公益公司持有的投资价值达1350亿美元,按完全稀释后计算,持股比例约为27%。OpenAI正为首次公开募股(IPO)奠定基础,此次IPO对该公司的估值最高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若顺利推进,这或将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相关:微软(Microsoft)的财报中有一笔支出令分析师感到意外,一笔与其对OpenAI的投资相关的41亿美元费用。该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90%。根据微软上一财季报告其在OpenAI持有32.5%的股份计算,这意味著OpenAI的季度亏损超过120亿美元。这是因为微软采用一种名为权益法的会计方法来处理其在OpenAI的持股,根据该方法,微软只报告其在这家AI公司所占的亏损或收益份额。OpenAI最近重组为一家营利性实体,未来微软将持有其27.5%的股份。

4、硅谷巨头向AI豪掷4000亿美元

硅谷最大的几家公司已计划今年向人工智能(AI)领域豪掷4000亿美元。但他们都表示,这还远远不够。Meta Platforms试图一边训练新AI模型一边为现有产品提供支持,说自己仍面临算力限制。微软表示,鉴于客户对微软以数据中心驱动的服务有着强劲的需求,该公司打算在未来两年内将其数据中心规模扩大一倍。亚马逊称,正争分夺秒尽快让更多云算力上线。这不禁让人发问:“我们是否处于泡沫之中?”

相关:Meta正计划通过债券发行筹集250亿美元资金,以支付人工智能(AI)带来的飙升成本,尽管这家大型科技公司因支出过高而遭遇股价暴跌,市值蒸发2000亿美元。这家社交媒体巨头已聘请花旗集团(Citigroup)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负责筹集最多250亿美元债务,债券期限从5年至40年不等,这将成为今年规模最大的债券发行之一。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称,这家美国科技集团将在AI“军备竞赛”中更加激进地投入建设数据中心与基础设施。

5、美国大型雇主近期宣布大规模裁员

美国的大型雇主向办公室职员发出一个新信号:我们不需要这类职位了。亚马逊和Target等美国大型雇主近期宣布大规模裁员,将职场新人和有经验的员工都推入严峻的就业市场。亚马逊(Amazon.com)表示将裁减14000个公司职位,并计划最终裁掉多达10%的白领员工。联合包裹服务(United Parcel Service)表示,在过去22个月里,该公司已削减了约14000个管理岗位。零售商Target表示将裁减1800个公司职位。

相关:当下的企业赌局是这样的:在不增加人手的情况下,能否经营好一家公司,提高销售额并增加利润?越来越多的美国雇主盘算着,他们可以在不损害业务的情况下,保持团队规模不变,甚至通过裁员来缩减规模。这种想法的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相信人工智能(AI)可以被用来分担一些工作,并使更多流程自动化。在许多人看来仍不确定的经济形势下,企业也对采取任何行动犹豫不决。

6、新能源车企10月份销量纷创新高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公布2025年10月份销量数据。比亚迪销售441706辆,零跑汽车全系车型交付量70289台,鸿蒙智行交付新车68216台,小鹏汽车交付新车42013台,蔚来公司交付新车40397台,小米汽车交付量超4万台,深蓝汽车全球销量36792辆,理想汽车交付新车31767辆,北汽新能源销量30542辆,极氪品牌销量21423台,岚图汽车交付17218辆,阿维塔销量13506辆,智己汽车销售13159台。

相关:中国汽车制造商9月在欧洲取得了史上最佳单月业绩,销量打破往期高点,主要得益于市场对电池动力和混合动力车型的强劲需求。以比亚迪、上汽名爵和奇瑞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拿下欧洲乘用车销售创纪录的7.4%份额,且首次超过包括起亚在内的韩国车企。变化在英国尤为显著:英国贡献了中国车企在欧洲销量的近一半。

7、比亚迪季度净利润和收入双双下降

中国汽车巨头比亚迪(BYD)公布,第三财季净利润和收入下降,激烈的竞争损害了其国内市场销售。这是自2020年1~3月以来,比亚迪首次出现季度减收减益。继4~6月后,已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利润下降。第三季度业绩显示,在经历一段高速增长期后,这家世界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增速持续放缓,凸显其拓展海外市场的紧迫性。

相关:比亚迪公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为5662.66亿元,同比增长12.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3.33亿元,同比下降7.55%。其中,第三季度营收为1949.85亿元,同比下降3.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23亿元,同比下降32.60%。

8、诺华120亿美元现金收购Avidity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已同意以约120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此次收购旨在扩充诺华针对罕见肌肉疾病的治疗产品组合。根据交易条款,Avidity公司将把处于早期阶段的精准心脏病学项目拆分至一家名为Spinco的新公司,Spinco 预计将成为一家上市公司。Avidity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目前正研发针对多种肌肉疾病的治疗方法,并推进多款 “同类首创”(first-in-class)候选药物的研发进程。

相关:诺华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季度净销售额139.0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28.23亿美元,同比增长8%。季度营业利润45.0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6.27亿美元,同比增长24%。季度净利润39.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3%。

9、赛默飞世尔收购Clario

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宣布,将从由Astorg和Nordic Capital、Novo Holding以及Cinven领导的股东集团手中收购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公司Clario Holdings。在收购交易完成之后,Clario将并入赛默飞世尔旗下的实验室产品与生物制药服务业务部门。此举符合赛默飞世尔扩大其在临床试验数据管理领域能力的战略。此次收购总金额可达94亿美元。相关: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赛默飞世尔科技近期在收购与技术合作方面双管齐下,一方面积极布局临床数据管理领域,推进百亿级重大交易,另一方面与人工智能巨头强强联手,优化药物研发流程。

10、伯克希尔正在失去“巴菲特溢价”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距离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首席执行官还有几个月时间,但该公司股价已开始感受到他的缺席。95岁高龄的巴菲特在5月份召开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震惊了投资者,他透露准备在今年年底将首席执行官职责移交给他亲自挑选的接班人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在巴菲特宣布年底卸任CEO后,伯克希尔股价下跌12%,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21%,表明该公司正在失去“巴菲特溢价”。

相关:伯克希尔哈撒韦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季度总收入为949.72亿美元,同比增长2%;营业利润为134.8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00.9亿美元大幅提升。净利润为307.9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内容提供:美通社全球企业动态
责任编辑:Dylan Sun

 

上一个: 今日全球商业巨头动态 | 微软今年将把AI算力提高80%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Khmer Times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43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