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琪:当地时间7月7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将于2025年8月1日起对柬埔寨输美商品征收36%的关税,这一数字远超此前市场预期,瞬间打破了柬埔寨作为“低关税跳板”的长期优势。虽然这一数字比3个月前特朗普首次披露的天价关税(49%)有所降低,但对于以制造业为主要贸易收入支柱的柬埔寨而言,36%的高关税仍是难以承受之重。同时,关税政策的改变,给柬埔寨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也带来的极大的挫折与不确定性。
美宣布8月1日起对柬埔寨输美商品征收36%的关税
对于外贸出口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柬埔寨经济而言,这场突如其来的关税风波,将从刚刚过去的3个月的恐慌演变为对加工业的长期压制。面对特朗普打出的高关税牌,柬埔寨到底该如何应对?
从如火如荼到前途渺茫,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及其入园企业成了关税战的首批受害者
2025年上半年,柬埔寨发展理事会(CDC)共批准373个投资项目,协议投资总额约58亿美元。其中,中资占比达56.23%,仍然是柬埔寨最大的外资投资来源国。目前,柬埔寨国内超过半数的制造业工厂由中资拥有。过去十年,大量中资企业在柬设立工厂,正是看中其享受欧美普惠关税优惠的“中转站”价值——通过在柬完成生产环节,产品可规避原产地限制,以远低于其他国家的税率进入美国市场。
而4月2日特朗普新关税政策的推出,直接击毁了这个柬埔寨最大的投资趋势。当“避税”这一核心优势消失,首先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是毁灭性打击的,就是当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招商引资的众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以及已经投产的制造型企业。随着8月1日关税实施,这些企业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一方面,新增投资项目大幅缩减,甚至会有大批已签约项目撤销投资计划。
以服装行业为例,36%的关税将直接抵消柬埔寨劳动力成本低15%-20%的优势,导致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低于越南、孟加拉国等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已入驻企业的续租意愿下降,部分企业开始将生产线转移至仍享受美国关税优惠的国家,这将导致众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的招商停滞,出租模式下的项目空置率也将随之上升。
特朗普指出,36%的关税旨在解决美柬之间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任何通过第三国转运货物以逃避关税的行为,都将招致更高比例的关税惩罚。自5月12日起,柬埔寨政府也开始实施针对美国市场的商品出口新规,旨在遏制原产地造假行为,确保商品原产地法律的透明执行,为柬埔寨商品稳定拓展美国市场提供制度保障。
这也意味着,任何第三方想要经由柬埔寨作为逃避关税出口美国的行为,都有可能受到相关制裁。在这种情况下,柬埔寨对美出口的“关税红利”大幅度下降,外商直接投资(FDI)必将会受到一定影响,尤其对于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在内主要依赖出口的制造类企业,其不得不重新评估柬埔寨的投资价值。
根基动摇: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亟需转型
作为柬埔寨最大出口目的地,美国在柬埔寨出口贸易中占据最为关键的地位。2024年,柬埔寨对美出口额达99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越南(36亿美元)、中国(17亿美元)、日本(14亿美元)等。而在今年前5个月,柬埔寨对美出口额超43亿美元,同比增长27%,美国继续成为柬最大出口目的地。
若36%的关税成为常态,则意味着对美出口的柬埔寨商品成本大幅提升,出口量急剧下滑,将严重压缩制造业的生存空间,进而引发连锁反应。柬埔寨纺织、服装、鞋类和旅游用品协会(TAFTAC)秘书长KenLoo指出,许多买家因等待美国关税政策明朗化,至今未下达今年下半年的订单。
柬埔寨服装制造商协会预测,若关税政策落地,30%的中小工厂可能在一年内因订单流失而倒闭或转移至孟加拉或印度待国,50万工人将面临失业风险。而失业潮又将传导至消费端,其消费能力下降将导致零售、餐饮等行业陷入低迷,形成出口下滑——就业减少——内需萎缩的恶性循环。
超高关税应对之道:从扩大内需到市场多元
面对特朗普的超高关税冲击,柬埔寨的应对之路需转向构建更加可持续的经济结构。
扩大内需是构建经济韧性的关键
在36%超高关税的冲击下,扩大内需是柬埔寨构建自身经济韧性的关键。在城市化进程中,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缺口亟待填补。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升级,从道路硬化到电网改造再到水利设施,都需要持续的物资投入。普通民众对生活品质改善的渴望,也在催生对家电、家具以及家居等消费品的新需求。这些需求是随经济发展自然生长的刚性动力,只有加以正确引导和激活,就能转化为新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
市场多元化是缓解冲击的首要选择
由于关税新政导致的出口美国的贸易市场萎缩需要通过其他亚、欧、非、拉待市场的填补。欧盟、东盟和中国是三大潜在市场。过去十年,柬埔寨凭借对美出口的关税优势,形成了“美国市场依赖症”——服装、鞋类等主力产品近七成销往美国。制造业投资、就业岗位、外汇收入都高度绑定这一单一市场。这种模式在外部环境稳定时能带来快速增长,但抗风险能力极差。如今美方的高关税政策也是一记严重警示:若不尽快拓展和扩大对欧盟、东盟、中国等更多市场的出口贸易,柬埔寨不仅会失去当前的出口份额,更可能错失当前最佳的产业升级窗口期。
这场关税冲击,对柬埔寨而言既是危机,也是重构经济发展逻辑的契机。
从打破对单一市场过度依赖的市场多元化,到扩大内需筑牢本土消费根基,都是大幅提升柬埔寨自身的经济韧性的良药。
文:潘美琪
责任编辑:Annie
上一个: 柬埔寨环境部长会见中国多家环保企业代表 下一个: 沿海省份总体规划秘书处与无锡市发改委会谈:共引产业转移落地西哈努克省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Khmer Times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