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在提升效率和创造创新机遇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加剧了碳排放问题,对环境构成新的压力。这一进程对该地区的弱势群体产生了不成比例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现象。东盟与其他地区一样,面临着如何平衡数字化进程与去碳化目标之间复杂关系的重大挑战。因此,数字领域和环境领域的决策者之间的合作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双方需要建立更紧密高效的协作机制,以确保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东盟致力于实现数字化与去碳化目标
东盟的数字化与去碳化目标无疑将对区域的经济结构、社会形态及自然环境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正在谈判中的《数字经济框架协议》(DEFA)预计到2030年将使东盟的数字经济总值达到2万亿美元。同时,“碳中和战略”预计到2050年将为东盟带来5.3万亿美元的附加值。深入理解这两个框架之间的协同效应与潜在权衡,是成功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
数字化和去碳化可以协同共进
东盟应明确界定数字化与去碳化之间的潜在联系,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优先关注这些联系将帮助东盟更高效、一致地实现这两个战略目标。
首先,数字化与去碳化战略在诸多层面展现出共通之处。两者均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与流动、区域框架的互操作性提升、贸易流程的简化、价值链的整合以及标准的制定。这些战略的实施,无疑将增强东盟在全球数字化与绿色市场中的竞争力。
此外,数字化与去碳化两个领域互有交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DEFA)的文件明确指出,强大的数字经济将对全球气候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同时,“碳中和战略”也纳入了数字技术的应用,例如利用数字技术监测和评估碳排放情况等。
在基础设施与市场架构层面,数字化技术的融入能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并强化电网的稳固性与可靠性。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有效优化能源的分配与使用效率。针对柬埔寨而言,扩大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规模,并借助数字化技术精细规划电网布局与分布,无疑是实现绿色转型的可行之道。
在消费者层面,交通、支付及社交等领域的数字创新有助于减少浪费、改善消费行为,从而带来显著的气候效益。目前,可持续数字解决方案的开发已吸引了大量的关注与资源,东盟应当敏锐地把握这一积极态势,积极推动此类创新。
数字化与去碳化之间的“权衡”
尽管数字化与去碳化之间的协同效应可能令技术乐观主义者欢欣鼓舞,但要实现这两个目标,东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潜在权衡,并努力寻求解决方案。2024年对200家数字企业(其中包括众多东南亚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数字行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尤其是数字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及其产生的碳足迹,企业透明度和问责制的缺失等问题,为这两个目标协同共进带来严峻挑战。
导致这些负面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高能耗、高水耗型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已占全球总耗电量的近2%,且预计到2026年这一比例将实现翻倍。新加坡对此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因为它必须在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电力需求的增长与净零排放目标之间取得巧妙的平衡。马来西亚在吸引数据中心投资方面的努力,也引发了该国电力及水资源供应紧张的担忧。柬埔寨正在积极寻求吸引外国投资以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但必须提前进行周密规划,以确保在这一过程中不会同样面临能源供应与环境压力。
尽管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但将可再生能源融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努力仍然不足,导致其运营过程中的碳足迹居高不下。虽然一些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已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最大买家,但他们所采购的能源往往来自与数据中心所在地不同的电网或地区。因此,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在发展数字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应鼓励外资项目配备本地可再生能源供应,以有效降低碳足迹。
此外,数字化还可能通过其他间接途径阻碍东盟实现碳中和目标。DEFA对跨境贸易便利化与电子商务的重视,将带来运输及物流活动的增加,进而提升运输排放。如果缺乏可持续的跨境运输与货运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及其物流的发展可能会加深该地区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数字化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农民、沿海社区及偏远地区居民等群体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这些群体难以获得有效的数字解决方案。尤其是当数据中心与这些群体争夺水资源时,他们在干旱等环境危机中首当其冲。这就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推进去碳化与数字化的过程中,哪些群体将从中受益,哪些群体又可能因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而被边缘化。
探索双赢之路,超越鱼和熊掌的抉择
尽管东盟仍在就DEFA与“碳中和战略”的实施进行协商与谈判,但主动解决数字化与去碳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两者相结合可以实现共赢,但若管理不当,数字化对环境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将严重威胁东盟的去碳化努力,并加剧弱势社区所面临的挑战。东盟成员国应该加强政府及区域伙伴间的协作,推动更加一致、全面的数字与气候政策,将有助于避免各国政策与行动之间的相互抵消或冲突。通过增强政策的协调性,东盟及其成员国将更有能力在推进数字化与实现去碳化的道路上取得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Felippa Amanta,牛津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环境变化研究所的博士生。)
编译:刘颖
责任编辑:潘美琪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Khmer Times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