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时代金边对华盛顿的战略诉求——优先务实合作,拓展自主空间

在唐纳德·特朗普上次执政期间,东南亚在其全球战略版图中曾长期处于失焦状态。如今,随着他重返白宫,从金边到雅加达的各国决策层都在为新一轮政策不确定性做准备。在大国博弈中寻求发展空间的柬埔寨,正努力摆脱“被动棋子”的刻板印象,并主动向华盛顿释放信号:在维护主权的同时,希望与美国建立更具建设性的新型伙伴关系。

特朗普2.0时代,柬埔寨如何探寻符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柬美关系的微妙调整

长期以来,柬埔寨与美国的关系跌宕起伏,在接触与疏远之间摇摆。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华盛顿对柬埔寨民主进程的持续关切,而另一个则是金边与北京日益紧密的战略合作。这两股力量交错作用,推动双边关系呈现周期性起伏。然而,自洪玛奈于2023年底就任首相以来,双边关系已有改善迹象,为重新调整外交关系提供了契机。

随着特朗普政府的回归,柬埔寨希望延续当前的外交缓和趋势,但同时也保持审慎,并明确自身的优先事项。如果华盛顿采取迫使柬埔寨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政策,可能只会加深其对中国的依赖,从而削弱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对于金边而言,一个更加务实、基于互利合作的美柬关系,才是符合其国家利益的理想选择。

金边的战略诉求:在美中竞争中寻求自主空间

柬埔寨最关心的,是推动华盛顿对东南亚政策的重新调整。金边希望与华盛顿建立一种超越刻板认知的双边关系,而不是被简单归类为“北京的代理人”或被贴上“专制政权”的标签。这种过于单一的解读不仅忽视了柬埔寨在生存与战略抱负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现实,也未能充分考虑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基本国情。

柬埔寨领导层并不愿被中美竞争束缚,而是希望利用双边关系拓展外交回旋空间,并从中获取实质性和战略性的收益——既包括经济利益,也涉及地缘政治考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华盛顿需要在双方共同优先事项交汇的领域加大投入,尤其是在推动柬埔寨的经济与安全发展方面,这些议题不仅受到国内需求的驱动,也受到地区局势不确定性的影响。

在经济领域,柬埔寨正将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和贸易多元化列为核心优先事项,以减少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同时提升自身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在安全层面,金边希望增强海上能力,推进国防现代化,并通过战略对冲,在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维护自主性。然而,与越南或菲律宾不同,柬埔寨缺乏足够的军事与地缘政治筹码来实施直接的软平衡战略。因此,其安全方针更依赖于灵活的外交策略和选择性结盟,以在复杂的地区博弈中争取最优利益。

务实合作优先于意识形态

柬埔寨的核心诉求是,新一届美国政府应将经济与发展合作置于优先位置,而非聚焦意识形态对抗。金边希望双边关系以务实合作为基础,而不是围绕自由民主价值观设定框架——后者往往导致紧张关系加剧。相较于政治施压,柬埔寨更期待华盛顿关注共同利益,如贸易投资、海上安全、扫雷行动以及数字创新等领域的能力建设。

然而,特朗普政府近期对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实施90天暂停,不仅扰乱了依赖美国援助的国家,包括柬埔寨,也反映出特朗普2.0时代的美国政策可能更加交易化、不可预测,且更具利益导向。

对柬埔寨而言,这不仅仅是援助的中断,更是一次现实警示——过度依赖西方援助存在风险。尽管扫雷行动、公共卫生和公共参与项目受到了直接冲击,但更深远的教训是显而易见的:柬埔寨必须重新审视对外合作战略,减少对任何单一大国的依赖,以维护自身的政策灵活性和发展自主权。

弥合“民主与务实”的分歧

美柬关系的核心摩擦点仍然是民主与人权问题。柬埔寨领导层长期以来对美国推动民主改革的方式持怀疑态度,认为这种做法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考量。柬埔寨外交部曾援引一位美国国会议员的话来表达这一立场:“向海外投入数十亿美元推动政权更迭,并不是真正的民主。” 这种担忧由来已久。早在2022年,美国国会通过《柬埔寨民主与人权法案》,对被认定破坏民主进程的个人实施制裁。

该法案的主要推动者、对华强硬派议员马尔科·卢比奥曾公开批评柬埔寨领导层,指责“洪森的独裁统治摧毁了柬埔寨的民主,使其沦为中国共产党的棋子”。如今,卢比奥被特朗普提名为国务卿,这意味着柬埔寨可能面临更大的政治压力,尤其是如果华盛顿在其东南亚政策中继续将民主与人权作为优先议题的话。然而,美国必须意识到,过度的意识形态施压不仅不会促使柬埔寨调整政策,反而可能加速其向北京倾斜。金边一贯敦促华盛顿以“相互尊重和理解”为基础制定政策,即专注于务实合作,而非强行推动制度性改革。

与此同时,华盛顿还需要以更现实的视角来看待柬中关系。外界普遍将柬埔寨对中国的依赖视为一种地缘政治选择,但对金边而言,这更是基于经济和安全需要的现实考量。中国不仅是柬埔寨最大的投资和贸易伙伴,还为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

如果华盛顿希望在柬埔寨建立更具影响力的伙伴关系,就必须摒弃单一的价值观框架,转向更务实的合作方式,找到与金边利益契合的切入点,而非施加单方面的政治压力。

越南模式:柬埔寨对美政策的参考样本

柬埔寨将华盛顿对越南的态度视为处理美柬关系的重要先例。尽管中国仍是柬埔寨最大的投资来源和经济支柱,柬埔寨政策制定者普遍认为,美国在对待柬埔寨和越南的问题上存在差异。例如,美国接受越南共产党对国家的全面统治,并认可越南在北京、华盛顿甚至莫斯科之间保持平衡的外交策略。

2024年,美越关系正式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即便中越贸易总额高达1,854亿美元,远超美越1,100亿美元的贸易额。此外,尽管华盛顿希望全球盟友谴责俄罗斯,越南仍未就俄乌战争表态,甚至继续在双方利益契合的领域与莫斯科保持合作。这一现实表明,美国在处理美越关系时更注重务实利益,而非单纯以意识形态划线。

柬埔寨认为,同样的逻辑也应适用于其对华关系。金边希望美国能够理解其在北京与其他国际伙伴之间寻求平衡的必要性,而不是施压其选边站队。如果华盛顿能够采取与越南类似的政策,尊重柬埔寨的外交自主权,而非试图将其推入二元对立的框架,那么美柬关系才有可能更加稳定且富有成效。这不仅符合柬埔寨的核心利益,也有助于美国在东南亚构建更广泛的合作网络。

结论:塑造更具韧性的美柬关系

柬埔寨的战略调整不仅是国家层面的外交选择,更是东南亚小国在大国竞争格局中寻求自主性的缩影。金边并不反对美中竞争,而是希望华盛顿能认识到,激进的遏制政策只会加深小国对中国的依赖,削弱美国的地区影响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东南亚国家正努力摆脱被动适应的角色,寻求更灵活、基于利益的务实合作模式,而非被迫选边站队。

如果美国希望在该地区保持长期影响力,就必须调整印度-太平洋战略,优先推动经济一体化、基础设施投资和务实的安全合作,而非施压小国做出二元选择。否则,美国不仅可能丧失在东南亚的战略优势,更可能在这一正在主动塑造自身未来的地区边缘化。

(本文作者:Chhay Lim,金边皇家大学国际研究与公共政策研究所东南亚研究中心的客座研究员,太平洋国际论坛的青年领袖。)

编译:刘颖
责任编辑:潘美琪

上一个: 今日全球商业巨头动态 | 霍尼韦尔宣布将分拆为三家独立公司······ 下一个: 2025年首月柬埔寨国际贸易额突破50亿美元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Khmer Times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151
picture loss